当前位置: 主页 > 关注 >

像图书馆借书一样免费借画

时间:2016-07-23 12:30来源: 作者: 点击:
像图书馆借书一样免费借画

  □本报记者 余如波

  成都英盟当代艺术馆负责人周海夫,最近遇到了一点烦心事。

  4月中旬,周海夫启动了“艺术之门”项目,成都市民可以将原创艺术品免费借回家中,3个月借期结束归还作品后,还可以继续免费借其他作品。让他没想到的是,近一个月过去,“吃螃蟹”的人至今未出现,艺术品全部躺在展厅“睡大觉”。

  天上掉馅饼为何无人“接招”?带着好奇与疑问,5月10日上午,记者来到英盟当代艺术馆现场探访。

  1

  免费外借3个月,成都市民均可参与

  走进英盟当代艺术馆展厅,记者看见众多油画、版画、雕塑等艺术品,大多出自本土青年艺术家之手。“这些都是参与‘艺术之门’的作品,市场价值从数千元到数十万元不等。”周海夫告诉记者,目前约有四五十位艺术家提供了上百件作品,另有不少艺术家初步确立了合作意向。

  哪些人可以外借艺术品?“艺术之门”设定的标准显得很宽松。“居住在成都范围内,提供身份证或房产证明即可,连押金都不需要。”周海夫说,4月中旬,“艺术之门”正式启动并开始接受公众申请。截至目前,项目已经发布了近30位艺术家的作品,而且还在进行不定期更新。

  周海夫打开项目网站,向记者详细介绍了艺术品外借流程。“首先在线浏览艺术品,找到自己中意的那件,通过网络预约登记。申请成功后,我们会在约定的时间现场签订协议并交接作品。3个月借期结束后,可以以租赁方式继续持有该作品,也可以免费外借其他艺术品。”

  他还向记者展示了一份《“艺术之门”艺术品出借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作品交接时拍照留证,乙方须确保艺术品的安全和完整。一旦污染、破损或丢失,乙方将按照协议中的作品市场价格照价赔偿。为防备可能出现的纠纷,项目还聘请了专业律师事务所作为法律顾问。

  周海夫表示,“艺术之门”的目标是打造一个类似于图书馆的艺术品出借平台,让艺术品进入千家万户,让公众有机会亲近和感知艺术,同时也为后期的艺术品商业推广铺路搭桥。

  2

  理念太“超前”,作品安全成隐忧

  项目启动后,周海夫原以为老百姓会蜂拥而至,然而让他大跌眼镜的是,除少数人来电咨询外,迄今为止尚未借出任何一件艺术品。

  项目究竟卡在了什么地方?按照周海夫自己的分析,“艺术之门”目前的推广集中于网站和微信公众号,浏览、转发相关信息的人大都来自艺术圈,公众的知晓度相当有限。

  可另一方面,记者调查发现,公众对这个项目担忧不少。

  首当其冲,便是作品的安全问题。正在装修新居的张凌峰说,除非自己在家时刻盯着,否则空气潮湿、房屋漏水甚至宠物和“熊孩子”这些不可控因素,都可能对作品安全构成威胁。“平时估计就光顾着紧张了,哪还能静下心来欣赏、熏陶?”“算了,我还是用比较便宜的工艺品做装饰。”成都市民章璐坦言,对于普通家庭而言,几千元已经不是小数目,与其事后“扯皮”,不如“防患于未然”。

  作品风格也成为制约公众参与的因素。不少受访者表示,“艺术之门”提供的作品,青春气息和现代色彩较强,需要匹配相应的年龄阶段、审美趣味和装修风格。“‘艺术之门’的出发点值得赞许,但理念似乎过于‘超前’。”艺术批评家吴永强指出,一方面短期内布置、撤除艺术品比较“折腾”,另一方面很多人尚未建立“原作”意识,更青睐某些廉价的替代品。“其实不必着急把原创艺术品送进老百姓家里,而是逐步引导公众走进艺术场所,逐渐培养其艺术兴趣和审美能力。”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合作媒体 机构
关于我们 产品介绍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版权说明 免责声明 隐私权保护 友情链接 专家顾问 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