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振铎(1898-1958),字西谛,祖籍福建,生长于浙江温州,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学者、出版家、藏书家和社会活动家,是新中国文博事业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1952年,郑振铎将自己收藏的655件文物(大多为陶俑)捐献给国家,1958年他因飞机失事罹难,家人又将他所藏近10万册古籍按他生前意愿捐献给了国家。 为纪念郑振铎先生诞辰120周年,故宫博物院从郑振铎捐赠的文物中,精选了128件予以展出,其中绝大多数是陶俑。
郑振铎(左) 独具慧眼,郑振铎购藏陶俑 郑振铎收藏陶俑,集中在1947年和1948年这两年。那时连年战争,社会动荡,许多古墓被盗掘,作为殉葬品的陶俑大量出现在古董市场上。国内的藏家对于陶俑很少留心,乃至于觉得陶俑不祥,任其被海外藏家买走。 郑振铎认为,陶俑反映了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伟大成就,而且是研究社会生活的极佳资料,所以他竭一人之力,尽可能地搜购、收藏市面上的陶俑,以免其流散海外。建国后,他又将陶俑捐献给国家,以期陶俑陈列于博物馆,既可供学者研究,又可使大众了解本民族古代社会生活的样貌和所取得的艺术成就。故宫博物院此次“纪念郑振铎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展”即以他捐献的陶俑为主要展品,回顾并纪念他在保存祖国文物,推动文化艺术发展方面所做的工作。 俑是殉葬用的偶人。“殉葬”的观念和实践,可以上溯到旧石器时代。山顶洞人的墓葬区,多有石器、木器、骨器、蚌器作为随葬品,而尸骨周围,会撒上赤铁矿粉末,学者推测环绕尸骨的红色粉末象征着循行的血液,与随葬品一起,为死者营造一个死后的世界。
秦,战袍俑(背面),秦始皇陵出土,现藏国家博物馆。通过研究俑,我们可以了解古代的发式衣装。此俑头后部从左横向右梳一条发辫,至头右上侧挽成锥形髻。头上无帻巾,又无冠,属于身份较低的轻装步兵。 商代以人殉葬。商王武丁墓里,陪葬的多达三百余人,包括奴隶、侍从和近臣。孔子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谴责最开始制作并使用“俑”来殉葬的人,因为“俑”毕竟像人,以人形的俑殉葬,在“问人不问马”的孔子看来,太不像话了;但比之于活人殉葬,以俑殉葬已经可说是很大的进步了。
隋,红陶黄绿釉女立俑,郑振铎捐献,现藏故宫。通过研究俑,我们可以了解古代的发式衣装。此女俑头绾双螺髻,穿襦衫,齐胸束腰长裙,露出鞋头。 俑有各种材质的,陶、木、石或金属的俑均有发现,但以陶俑数量最多。陶俑,虽然狭义上只包括殉葬用的陶制偶人,但宽泛来讲,也可包括殉葬用的其他陶制品,比如陶制的动物和各类生活中的事物。因为要为死后的世界做准备,所以陶俑可说是无所不包的:屋舍、井田、禽畜,这是一般人皆需要的;文官、武士、歌伎、舞伎、说唱艺人、仪仗侍从,这是帝王将相不可少的。也就是因为这样,俑为我们研究古代物质文化生活提供了极佳的材料。
汉,陶绿釉磨房,郑振铎捐献,现藏故宫,寇淮禹 摄。通过研究俑,我们可以了解古代的生产生活。此磨房内左边有一舂米碓,右边放一圆形磨盘,磨房中间还有一只小鸡在啄食。
汉,陶猪圈,郑振铎捐献,现藏故宫,寇淮禹 摄。通过研究俑,我们可以了解古代的生产生活。此猪圈一隅的二层阁楼是一个厕所,一架长梯连接厕所门和猪圈门,一只山羊顺着长梯爬上了猪圈的隔墙。 郑振铎早在1930年出版的《近百年古城古墓发掘史》的序言中,就说过,“对于古代的遗物,自一钉一瓦以至于残碎的小偶像,都是十分宝贵的”,“有时一片碎陶器所叙述出来的古代生活和艺术,反而较之王宫王墓为更重要”。
隋,陶黄绿釉女俑,郑振铎捐献,现藏故宫,寇淮禹 摄。通过研究俑,我们可以了解古代的歌舞娱乐。这一组女俑(照片中为部分)皆施黄绿釉,脸庞清秀,着束腰长裙,共同构成了一个宴乐的场景。 通过陶俑,我们可以了解古代的发式衣装、生产生活、歌舞娱乐、社会交往,乃至一个时代的风尚和气质。比如郑振铎曾收藏有6个汉代的女俑,虽然只有头部尚存,但这几个女俑“细眼,小口,唇上朱痕犹在,眉如新月,鼻若垂胆,面部丰腴,极为秀丽”,据史料记载,“汉时画眉之风甚盛”,郑振铎说,“观此俑长眉弯弯,尤可令人想见张敞画眉之流风余韵”。
西汉,陶画彩女俑头,郑振铎捐献,现藏故宫,寇淮禹 摄。通过研究俑,我们可以了解时代风尚和气质。郑振铎对这一组俑头自题“细眼,小口,唇上朱痕犹在,眉如新月,鼻若垂胆,面部丰腴,极为秀丽……观此俑长眉弯弯,尤可令人想见张敞画眉之流风余韵”。 又如唐朝人爱马,这在陶俑中也有很好的体现。郑振铎曾对唐代的马俑做过如此评价:“在中国各时代没有比唐代的雕塑者们(还有画家们)对于马匹的观察更深刻、更细致、更丝丝入扣的了,也没有比他们对于马匹的描状更为活泼生动、更为全面、更为出奇制胜的了。”
唐,三彩马俑,郑振铎捐献,现藏故宫。此马为郑振铎购自禹贡古玩店的两匹中的一匹。通过研究俑,我们可以了解时代风尚和气质。郑振铎在日记中赞叹这两匹马俑“绝佳”。 所以陶俑也就不仅是我们研究古代社会生活的材料,而且是雕塑史、美术史的重要研究对象,反映了我国古代艺术的伟大成就。 痛心文物外流,以一己之力举债收藏陶俑 但陶俑的这一价值,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却并不为大多数国人知晓。国内藏家以陶俑为殉葬之物,嫌其不祥,避而远之。连年的战争造成社会的动荡,古墓被盗掘的非常多,作为随葬品的陶俑大量出现在市场上,这些陶俑多被海外藏家买走。郑振铎曾对朋友说:“最近几个月上海古董市场从北方涌现出不少古明器陶俑,外国人收买了很多,古董商人也纷纷收购盗运出国。” 郑振铎认为有必要购藏陶俑,免其外流。因为雕塑艺术的重要性不亚于绘画,而陶俑作为雕塑,其中精品是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的。当时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和天龙山的雕刻,上佳的,都已经落入各国博物馆和私人藏家手中;汉唐古画,也已没有机会再得到了;然而市面上涌现的陶俑,还来得及搜救、抢购。
唐,陶画彩大食人俑,郑振铎捐献,现藏故宫,寇淮禹 摄。通过研究俑,我们可以了解社会交往。大食是唐时对阿拉伯人的称呼。唐高宗时,大食人打败了波斯,占领了伊朗高原,并遣使朝贡。大食的许多商人,通过丝绸之路来中国经商。 郑振铎开始大量购买陶俑。他在上海买俑,主要是通过郭墨林。郭墨林在抗战前,和父亲一同经营听涛山房古玩店,抗战后古玩店关了,但郭仍做古玩生意。郑振铎多次在日记中提到自己从郭墨林处买俑。据郭墨林回忆,郑振铎“见到称心如意的古玩,记上账,拿了就走,很少当场付钱,以后有了钱,就还上,从不赖账。双方煞是信任。” 有些时候,则是郭墨林牵线,带郑振铎去别家店铺买俑。比如他曾带郑振铎去叶叔重的禹贡古玩店看俑。禹贡古玩店是卢吴公司在上海出口文物的主要代理商之一,而叶叔重的舅舅是卢吴公司合伙人吴启周,卢吴公司另一位合伙人,便是大名鼎鼎的卢芹斋。郑振铎对禹贡古玩店的陶俑甚为满意,只是嫌其索价太高。取舍之下,他决定买两匹唐三彩的马俑。郭墨林替他将价谈到550美元,不久,郑振铎借到钱,请郭墨林将马代为取回。待马俑送到,郑振铎一边感叹“绝佳”,一边又“生幻灭之悲哀矣”,盖约定了一个半月后要还的款项还不知去哪里筹措呢。
唐,三彩马俑,郑振铎捐献,现藏故宫。此马为郑振铎购自禹贡古玩店的两匹中的一匹。通过研究俑,我们可以了解时代风尚和气质。郑振铎在日记中赞叹这两匹马俑“绝佳”。 郑振铎在47、48年大量买俑。他在日记中写道:“满室林林,皆俑也。端详之,甚满意,仍嫌不足”(1947年5月8日),“总计之,尚不到四百品,号称五百者,实未细算也。”(1948年3月11日)同一时期,他还在抢购古籍善本,为了买俑和买书,他大量借款、欠款,日记中多处提到为还款发愁: “款尚不知在何处,颇有举鼎绝膑之感。”(1947年5月2日) “郭墨林打电话来索款,亦无以应之。”(1947年6月21日) “款已罄,无法可想!奈何奈何!”(1947年8月7日) “墨林弟来,索俑款,竟也不能付之。”(1948年1月6日) “傍晚,墨林来,又是迫款,只好虚言应付之,奈何?”(1948年4月25日) 尽管如此,但见到品质上佳的俑,郑振铎往往仍是即刻购藏,以免陶俑为外人买走,流失他方。比如1948年1月6日,他计算自己的收支,发现难以相抵,而之所以有此局面,“总缘购俑购书太多之故”,他感叹道:“以一穷书生,万不能贪多务得也!以后切宜戒之!!!非有余款,决不购物。否则,必将狼狈不堪。”但1月19日,他见到一红泥画彩的陶俑“绝佳”,“不能不动心”,“即以二千万购下”。 捐献陶俑,发扬祖国文化艺术 新中国成立后,郑振铎被任命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部文物局局长。1952年,他看到“首都各博物院内容极为空虚,雕塑尤少”,于是写信给周恩来,表示愿意将个人收藏的全部陶俑捐献国家。
唐,陶昆仑奴俑,郑振铎捐献,现藏故宫,寇淮禹 摄。通过研究俑,我们可以了解社会交往。体黑发卷的胡人在唐代被称为“昆仑奴”。他们来自东南亚的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沿海地区,承担着驭马、驾车、驯狮和驯象等工作。 郑振铎说:“我个人收藏这些陶俑,无甚用处。而各博物院,特别是故宫博物院,则极为需要”。他认为自己捐献的陶俑,可补充博物馆收藏在品类上的不足,又能提供给研究者探究“古代社会生活、衣冠制度的真实可靠的材料”,藏品在博物馆陈列,对于普及历史知识也是很有用处的;此外,这批陶俑中的精品,还是我国雕塑艺术最好的代表作。 他回顾自己搜购保存陶俑的经历,说以自己一个穷书生来做此事,仿佛愚公移山一般,负债累累,至今未能偿还,“然亦从帝国主义者夺回不少好东西”。他恳请中央政府将欠款还清,以便将仍押在他处的俑取回。另外,因陶俑极易损坏,从上海运来北京时,包装要特别小心。 对此,周恩来做出指示:“不仅要负责解决包装运费,其债务也应予一并偿还。如陶俑确需收藏,今后国家应注意收购。请郭老(郭沫若)召集周扬同志研究提出意见。对郑先生的好意应予鼓励。” 郑振铎所说未能清偿的欠款,涉及一件高87厘米的唐三彩骆驼,是从一位朱姓医生处购得的,朱索价12两黄金,郑振铎当时只付了10两;另有一匹高76.5厘米的唐三彩马俑,因与丁惠康未能最终谈妥价格,一直放在丁处。这两件高大的唐三彩,在由国家付清款项后,曾长期在故宫太和殿陈列,见者无不叹赏。从上海将全部陶俑平安运抵北京,陶俑的打包装箱,是由郭墨林具体负责的。
唐,三彩马俑,郑振铎捐献,现藏故宫,寇淮禹 摄。此马即是郑振铎从丁惠康处购得的三彩马,因未最终谈妥价钱,一直放在丁处,直到由国家出面付清了款项。 郑振铎在作于1940年的《<中国版画史图录>自序》中曾说,自己搜求版画,编印图录,对中国版画的历史加以研究,曾遭人讥讽,说他在中日交战之时,做这样并不急需、也无补于时局的事,乃是“荒时废业”。但他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书生报国,也就是在这等处体现的,因为“民族精神之寄托,唯在文化艺术之发扬。历劫不磨,文事精进,乃可卜民族前途之伟大光荣”。郑振铎搜购、保存陶俑,不使这些中国雕塑艺术上的成就流失海外,而能在国内的博物馆中陈列,广为观览,收发扬文化艺术之效,这也当视为他的书生报国的体现吧。 1958年10月17日,郑振铎率领中国文化代表团乘机前往阿富汗王国和阿拉伯联合共和国作友好访问。此时,思想界“拔白旗”正盛,郑振铎也已经受到多方批判,被说成是“资产阶级专家”、“白旗”,更多的批判文章已经准备刊发。10月18日,郑振铎所乘飞机在苏联上空失事,机上人员全部罹难。待发的批判文章临时被换为纪念文章。 郑振铎生前并未留下遗嘱,但他常说“我的这些书,将来都是国家的”,郑的家人据此将其收藏的古籍近十万册捐出,今藏中国国家图书馆。 (责任编辑:admin) |
10月13日,色彩无锡2018无锡油画展在凤凰艺都 美术馆隆重开幕,...
日前,永恒的丰碑2018盐城红色文物保护公益宣传活动在我市举行...
作为2018紫金文化艺术节舞台艺术展演板块的新创剧目,由苏州芭...
沉寂已久的艺术品交流、拍卖,在无锡上演。一场主题为臻品荟...
为期5天的第八届中国(无锡)国际文化艺术产业博览交易会昨日闭...
扬州市扬剧研究所的青年演员们,昨晚给南京观众带来一台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