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艺术观点 >

汉世雄风——纪念满城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特展

时间:2019-01-04 21:06来源:中国艺术新闻网——中国 作者:admin 点击:
展览名称: 汉世雄风纪念满城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特展 展览时间: 2018年12月28日-2019年3月28日 展览地点: 中国国家博物馆南9展厅 主办单位: 中国国家博物馆、河北博物院 展览介绍:

展览名称:汉世雄风——纪念满城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特展

展览时间:2018年12月28日-2019年3月28日

展览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南9展厅

主办单位:中国国家博物馆、河北博物院

展览介绍:

他是中山靖王刘胜,来自2000多年前的西汉王朝。他的身份高贵,是开创“文景之治”的汉景帝刘启之子,也是赫赫有名的汉武大帝的庶兄,三国时蜀汉皇帝刘备自称的先祖。他十几岁时就被封为西汉第一代中山王,在位42年,是西汉中山王中在位时间最久的人。他的一生享受过无尽的荣华富贵,也亲历了“七国之乱”等血雨腥风。有人说他“乐酒好内,不堪任藩臣”,也有人说他“优于文辞,为汉之英藩”。50年前,他和王后窦绾的陵墓在河北保定满城区被偶然发现,墓中出土的上万件珍贵文物震惊了全世界。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山靖王刘胜的世界,追寻这位大汉藩王的人生足迹,感受他身处的那个盛世时期的非凡魅力。

展品预览:

【 错金铜博山炉 】高26厘米、腹径15.5厘米 河北博物院藏

第一单元:盛世风貌

刘胜身历汉景帝、汉武帝两朝,彼时正值西汉盛世时期。经过“文景之治”以后,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呈现盛世之景。到了汉武帝统治时期,国力发展到极盛:中央集权统治得到空前巩固;社会经济繁荣发展,府库充盈;开疆拓土,北征匈奴,凿空西域,经略南方。鼎盛的国力使整个社会呈现出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时代风貌: 无论是驭兽的力士,还是蓄势而飞的夔龙,都与汉代人自信进取的精神高度契合;劲弩长戟、坚甲利刃伴随着大汉将士驰骋疆场、建功立业,也印证了汉代人的英勇尚武精神;登峰造极的鎏金、错金银、镶嵌工艺,色彩鲜明、线条流畅的彩绘技法,彰显了盛世时期的非凡创造力;冶金、天文、度量衡领域的卓越成就使汉文明傲立于世界文明的前列。

【 “当户”铜灯 】高26厘米、腹径15.5厘米 河北博物院藏

出于刘胜墓中室。铜俑身着直襟左衽胡服, 昂首半跪作托灯状。灯盘直口, 直壁, 平底, 盘心有烛钎。灯盘壁刻有铭文:“ 御当户定(锭) 一, 第然于” 。 “当户”系当时匈奴官吏的名称。“锭”同“灯”。 “然于”应为器物的编号。

西汉前期,匈奴不断侵扰西汉北部边境,直到汉武帝时期,连续发动了十余次大规模抗击匈奴的战争,才彻底瓦解匈奴的军事力量,结束了西汉与匈奴之间长达百余年的武装冲突。在灯具上铸造半跪匈奴官吏擎灯的形象,正是汉与匈奴之间尖锐矛盾的真实写照。

【铜骑兽人物博山炉】河北博物院藏 高32.3厘米、口径13.1厘米、底径22.3厘米

出于窦绾墓中室,熏香用具。由炉盖、炉身、底座三部分组成。盘形底座,折沿,浅腹,平底,四周饰同心圆和一组柿蒂纹;盘心一力士骑兽造型,兽作俯卧昂首张口状,力士上身赤裸,下身着短裤,腰间束带,跪坐于兽背,兽体下面有一支钉,安插于底盘上的小圆孔中。力士左手撑在兽颈部,右手上举托住炉身,并回首仰望着炉体,笑面可掬。炉身呈钵状,子母口,圆鼓腹,底部有一小圆座和力士的右手铆接在一起。炉壁饰宽带凸弦纹一周,并有云纹图案。炉盖为镂雕博山造型,纹饰分上下两层:上层为云气环绕的山峦造型,山间有虎熊出没、人兽搏斗、驾牛车人物等场景,下层有龙、虎、朱雀、骆驼、草木、云气等。用北方草原所出的骆驼替代玄武,这是很少见的例子。

北宋吕大临《考古图》云:“炉象海中博山,下有盘贮汤,使润气蒸香以象海之回环。”因此博山炉的造型设计追求的是海中仙山、云气缭绕的效果。博山炉始现于西汉武帝时期,在两汉时期的墓葬中大量出现,它是春秋战国以来持续发展的熏香文化和当时社会普遍流行的升仙信仰相结合的产物。西汉中期以后,盛行于皇室贵族阶层的博山炉,很快流行于民间。进入东汉时期,博山炉的使用得到迅速的普及, 但多为陶制明器,造型也多为简化版。青铜博山炉一般只见于西汉中晚期贵族墓。

【透雕双龙纹高钮白玉谷纹璧】河北博物院藏 高25.9厘米、直径13.4厘米

随葬于刘胜棺椁之间。玉璧用和田白玉琢制,两面琢刻谷纹,璧上端透雕一对矫健威严的夔龙,夔龙张口挺胸、长尾高卷、侧身相背,有蓄势欲飞之势。顶端有流畅的云头装饰。中央有一圆穿,可供穿系悬挂之用。

在汉代,玉璧既是礼玉,又是装饰玉和葬玉,是反映汉文化的重要载体。汉代玉璧依纹饰分类,有素面璧、谷纹璧、蒲纹璧和复合纹璧。其中,谷纹是汉代玉璧常见的纹样,它由排列有序的圆形颗粒组成,这些颗粒有时拖曳小尾而呈旋涡形。在造型方面,汉代玉璧也有创新,像刘胜墓所出的这种在玉璧的圆形轮廓外再附加纹饰的称为“出廓璧”。其上部夔龙雕饰的高度大于下部圆形璧的直径,完全突破了“璧圜象天”的成说。东汉时,出廓璧更加流行,这时的出廓璧还有透雕吉祥语的,如江苏扬州和山东青州等地的汉墓出土过“宜子孙”璧。

【鎏金银蟠龙纹铜壶】河北博物院藏 高59.5厘米、口径20.2厘米、腹径37厘米

出于刘胜墓后室,盛酒器。通体以鎏金、鎏银工艺装饰。口部和圈足有鎏银卷云纹装饰带,颈部为鎏金银相间的三角纹带。腹部饰4条独首双身龙,上下盘绕,中间以金色云纹为地。纹饰带之间用金色带状弦纹分隔。壶盖上面饰有3只鎏金凤纹。壶内壁髹朱漆,底部刻有铭文:“楚,大官,糟,容一石□,并重二钧八斤十两,第一”。此壶原属楚国,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 年),楚王刘戊参与七国之乱败死,国除,其财产没归朝廷。汉朝又将其转赐给中山王。据铭文可知,此壶是盛装“糟酒”的容器。春秋时,有的青铜壶自铭为“醴壶”,《周礼 酒正》郑玄注中说明醴即多糟之甜酒。因此满城汉墓所出这件鎏金银壶就应该是春秋“醴壶”的延续,专用以盛装多糟甜酒的器皿。该壶巧妙地利用了金银的色差,将构图的复杂和色调的平衡结合得异常完美,展现了西汉登峰造极的青铜装饰工艺水平。

第二单元:王国往事

西汉盛世景象下也隐藏了深刻的国内危机——中央集权和地方势力的尖锐矛盾。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诸侯王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具有很大的自主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地方诸侯国的势力逐渐发展,对中央政府构成严重威胁,到了汉景帝时,终于酿成了吴楚七国的叛乱。

公元前154年,就在“七国之乱”被镇压后不久,景帝改中山郡为中山国,封皇子刘胜为第一代中山王。虽然新建的中山国仍可使用中山王的独立纪年、自铸钱币,机构职官设置一如朝廷,但势力已远远不及汉初诸侯国。随着景、武两朝相继剥夺诸侯国的置吏权和铸币权,以及“推恩令”等一系列政策的颁行,诸侯国“唯得衣食租税”,虽保留王国的威仪,但权势日趋衰落,再也不能与中央分庭抗礼,困扰西汉帝国近一个世纪的诸侯国问题得以彻底解决。

【“中山内府”铜镬】河北博物院藏 高22.5厘米、口径41厘米

出于刘胜墓中室,敞口、微鼓腹,腹部有蟾蜍形铺首衔环一对。镬即大锅,用以煮牲肉。口沿上有铭文:“中山内府铜镬,容十斗,重卌一斤,卅九年九月己酉,工丙造。” 西汉诸侯国的职官设置与朝廷基本类同,“内府”职能应与中央“少府”职能相近,执掌诸侯王府内的事务 。卅九年即汉武帝元鼎二年(前115年),“己酉”指九月的某一日,“工丙造”即工匠丙制造,工匠丙所属机构可能是中山国专设的铜器生产机构。此器为断定墓主人身份提供了有力证据,西汉中山王只有刘胜在位时间超过39年。铭文对于时间的记载精确到日,这在满城汉墓刻铭铜器中是唯一的一件。

满城汉墓共出土铜器600 余件,其中30 件刻有铭文,记录了器物的名称、所有者、重量、容量、编号、产地、制作(购买)时间、制作人等。铭文主要集中在壶、灯、钫、钟、甗、镬、鋗、盆等器物上,计有52 处,近800字。

【“中山内府”铜锺】河北博物院藏 高45.3厘米、腹径34.5厘米

出于刘胜墓中室。小口微外侈,鼓腹,圈足,无盖。上腹部有铺首衔环一对。肩部宽带上有铭文:“中山内府锺一,容十斗,重(缺文),卅六年,工充国造。”

《说文·金部》曰:“锺,酒器也。”马王堆1 号汉墓出土的遣册中记有:“ 画(锺)一,有盖,盛温(醖)酒。”表明锺也有带盖的。考古出土实物显示,汉代形制相同的这种盛酒器有的自铭曰“壶”,有的自铭为“锺”,锺和壶应是同一类型的器物。锺又代表一定的容量。用它度量的应为粟而非酒水。《后汉书·郦炎传》所载“食此万锺禄”中的“锺”,应是食俸的单位。出土的锺多标明“容十斗”,除此件“中山内府锺”外,还有茂陵1号冢1号陪葬坑的“阳信家铜锺”、山东平度的“平望子家锺”、河北鹿泉的“常山食官锺”等等。可见它本是酒器,但作为量名,大约与石等量齐观。

【“中山内府”铜钫】河北博物院藏

出于刘胜墓中室。钫是青铜制方口大腹的容器,用以盛酒或粮食。器身方形,小口,腹外鼓,高圈足,上腹有铺首衔环一对,颈部刻铭。一件铭文:“中山内府铜钫一,容四斗,重十五斤八两,第一,卅四年,中郎柳市洛阳。” “中郎”为“郎中令”的属官,根据《汉书·百官公卿表》的记载,郎中令掌守门户,出充车骑,有议郎、中郎、侍郎、郎中等属官。“雒阳”,即今河南洛阳。另一件铭文:“中山内府铜钫一,容四斗,重十五斤十两,第十一,卅四年,中郎柳市洛阳。”

【铜鸠杖首】河北博物院藏 高5.7厘米

出于刘胜墓后室。作鸠头形,长喙,圆眼,颈作椭圆形銎,杖已朽。相传鸠鸟进食不噎,杖饰鸠首,寓意老人进食顺利,身体健康。

汉代统治者讲“仁政”,十分重视尊老、养老制度,在《风俗通义》、《论衡》、《后汉书·礼仪志》等文献中都有关于汉朝赐鸠杖以示尊老的记载。鸠杖实物过去在考古发掘中曾有出土,如1959 年在甘肃武威磨咀子汉墓中发现过3根,同时还伴出木简10 枚。经整理研究,木简内容为西汉宣帝、成帝时关于“年七十受王杖”的两份诏书和受仗老人受辱之后裁决犯罪者的规定。简中记载了受王杖者虽无官爵,其地位亦相当于六百石官;其持王杖若天子使者持节,可出入官府,行走于驰道;殴辱杖主按大逆不道论罪;市场买卖,持杖者不缴纳税赋。

第三单元:长乐无极

在中央集权和地方势力的对抗中,站在地方势力一边的刘胜曾利用到长安朝拜的机会,向武帝进言,请他顾念骨肉亲情,勿再削减诸侯封地,但无功而返。进言无果的刘胜看破了时局,选择了一条不理政事、偏安一隅、独享安乐太平的生存之道。在其封国内,他和王后窦绾舞文弄墨、游猎宴饮、养生保健,生活可谓“长乐无极”。

【铜说唱俑镇】河北博物院藏 高7.7厘米

出于刘胜墓中室。两件风格基本相同,均坐姿,头戴圆帽,高髻,着错金云纹右衽衫,袒胸露腹。大眼睛,高额骨,尖下巴,张嘴嬉笑,表情滑稽。两者均为汉代俳优人形象,正在进行说唱表演。

汉代俳优大致以调谑、滑稽、讽刺的表演为主,并以此来博得主人和观众的笑颜。他们往往随侍主人左右,作即兴表演,随时供主人取乐。俳优的形象通常是上身袒裸、体形粗短、形象滑稽的侏儒,表演形式方面,他们善于模仿和扮演各种人物,并利用鼓、鞀等道具进行说唱,其语言具有诙谐风趣、引人发笑的特点。此2件青铜人俑即生动地刻画了俳优说唱时的夸张形象。

汉代席镇以动物造型居多,人物造型也不少。除刘胜墓外,大云山江都王刘建墓、陕西西安北郊第二砖瓦厂汉墓、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县普驮汉墓、甘肃灵台付家沟汉墓、山西朔县汉墓、河南新安汉墓以及江西南昌海昏侯墓均出土过人形铜镇,这些铜镇均为俳优艺人说唱的形象。

此二镇与大云山江都王墓出土的铜说唱俑镇在形制、尺寸、装饰工艺上几乎完全相同,应为中央工官的制品,由朝廷统一赐给诸侯王使用。

 

 

 

 

【豹形铜镇】河北博物院藏 高3.5厘米 长5.9厘米

出于窦绾墓中室。豹躯用金银错出梅花状的豹斑,头、足和尾部错出点状纹,口部涂朱,双目镶嵌白玛瑙,但因黏合料中调有朱红色颜料,故呈现红色,显得炯炯有神。整器制作精致, 造型优美, 栩栩如生,可以跻身于我国古代最成功的动物雕塑小品之列。

镇是用来压席角的。汉时,人们在室内都是席地而坐,为了避免起身落坐时折卷席角和牵绊衣饰,遂于席四隅压镇。汉代席镇多被做成动物形,常见的有虎、豹、辟邪、羊、鹿、熊、龟、蛇等。为了保持器体的半球形轮廓, 这些动物常采取盘踞的姿势。豹形镇在河北沧州、荆州高台、山东沂水、江苏徐州等地均有出土。用豹的形象制镇, 大约包含着辟去邪恶的用意。

【蟠虎钮方形玉印】

第四单元:因山为葬

公元前113年,刘胜平稳地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他和王后窦绾的最后归宿是长眠于满城陵山。满城陵山所属的汉北平县,是汉中山国最北的一个县。陵山是一座孤立的小山峰,位于今保定市满城区西南1.5公里。依山开凿的满城陵山汉墓,属于横穴式的“崖墓”。这种“因其山,不起坟”的埋葬方式是刘胜效仿其祖父汉文帝刘恒的霸陵而成。刘胜夫妇试图借助金缕玉衣、镶玉漆棺来实现永生不朽的愿望,但“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之不朽”终究只是幻灭的神话而已。

【 金缕玉衣 】通长188厘米 河北博物院藏

这件玉衣出土时随刘胜的尸骨穿在身上,共分头套、上衣、裤筒、手套和鞋5大部分,具体由脸盖、头罩、上衣前片、上衣后片、左袖筒、右袖筒、左手套、右手套、左裤筒、右裤筒、左鞋和右鞋12部分组成。玉衣由大小不同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光素玉片,于其角处穿透三至五孔不等,用纯金丝连缀而成。全长188厘米,共用玉片2498片,金丝约1100克。

【鎏金镶玉铜枕】河北博物院藏 长44. 1厘米、高17.6厘米

出于刘胜玉衣的头部之下,枕为长方形,外表鎏金,两端饰以高昂的龙首,四矮足作龙爪形。枕的下部边缘饰浅浮雕流云纹,枕面两侧棱上各饰浅浮雕双兽,双兽相对,兽间另饰一兽面。枕面和枕的两侧镶玉,作透雕和阴线辅雕花纹,枕面为图案化云纹,枕侧为怪兽纹。枕两端龙首亦镶嵌各种形式的玉饰,多数作透雕花纹。枕底另行制成,安装在枕下。枕底粗糙,有四个长方形孔,孔上嵌四块质地较差的玉。枕中装满花椒。花椒果皮中含有芳香的挥发油和味麻的蜡状物,为人们经常食用的辛辣香料,有麻醉、止痛、驱虫、抗菌的效用。花椒出现在铜枕中,说明当时用以制作香枕。

丧葬用枕始于何时,目前还难以确定,但据史料记载,至迟在两周时丧葬用枕已成为一种定制。丧葬中使用玉枕的时代相对较晚,根据目前的考古资料,玉枕的使用主要在汉代,其他时代少见。出土玉枕的地点主要为北京、河北、江苏、河南、山东、安徽等地区,其中以江苏出土数量最多。

出土的汉代丧葬玉枕形式复杂多样,特征明显,大多由玉片、玉板等组成,也有少量由整块玉料雕成或为铜镶玉、嵌玉而成。据其造型、工艺,可分为长方盒形镶玉木枕、板凳形兽头玉枕、 “U”形嵌玉铜枕三种类型。此玉枕和窦绾墓所出玉枕均属于第三种类型,这种玉枕的造型特点是“U”字形,枕身长方形,两端为高昂的兽首。

汉代墓葬中,玉枕的使用并非单纯孤立的,而是与其他玉器(玉衣或玉面罩、玉琀、玉握等)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殓葬玉器的组合。已发掘的两汉墓葬中,出有玉面罩、玉衣的墓中大多都有玉枕,其他墓葬中均未发现。而这些墓葬的墓主多为诸侯王、列侯或高级贵族等。诸侯王(后)用的玉枕,通常玉质较好,纹饰繁复,雕琢精美。地位稍低的列侯、高级贵族使用玉枕的玉质相对差些,工艺简洁,充分显示出墓主身份和地位的差异。有些出土玉敛服的诸侯王或贵族墓中未有玉枕出土,但有其他形式的枕,如西汉早期的南越王墓的丝帛内装珍珠枕、中期的长沙咸家湖汉墓的漆枕等,应为地方风俗,是一种例外。另外,还有一些墓葬无玉衣、玉面罩发现,但有玉枕出土,不过这些墓葬的等级相对更低一些。玉枕的流行有一定的时代特征,分为西汉早期、中期、晚期,东汉早期、晚期五期。主要集中使用于西汉早期,可谓是玉枕的繁荣期,无论在品种、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达到了鼎盛。西汉中期以后使用较少,质地也有了相应变化,两汉以后,葬玉逐渐消失,而作为殓葬玉组合之一的玉枕也随之退出了历史舞台。

【镂雕龙凤纹银铺首】河北博物院藏 长19厘米、宽14.9厘米

刘胜椁上的构件。银铺首两侧攀附两条对称的蟠龙,龙首引颈向外,中作兽面衔环,环由对称的双凤双龙组成。

考古发现,铺首最早可追溯到河南省偃师二里头文化期。该遗址中出土的一批陶尊肩部普遍装饰有兽首,其中一些雕塑的兽首可穿系绳索,具有明显的实用功能。它们被认为是铺首衔环的前身。铺首衔环最早出现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上,但数量较少,主要集中出现在青铜罍上。据研究统计,殷墟第三、四期出土的青铜罍90% 以上都装饰有铺首衔环。铺首衔环仅装饰在青铜器肩部,衔环由兽的躯体和一个环组成。至春秋战国时期,铺首衔环装饰基本成熟,且器物种类和数量逐渐增多。秦汉时期,铺首衔环开始大范围流行开来。尤其在汉代时,铺首衔环大量出现在陶瓷器、漆木器、画像石和墓门、棺椁之上,但主要仍用在建筑物的大门上。

铺首多饰有兽面纹,汉代铺首的兽面形象更加丰富,有螺狮、龟蛇、蟾等多种形式。“兽面衔环辟不祥”,在建筑物大门上或器物上装饰铺首衔环,其最主要的功用及意义在于驱避邪气,即将作祟的邪气挡在大门之外,以避祸求福,祈求吉祥平安。汉代人“事死如事生”,他们将阳宅大门上的“铺首衔环”形制带到了汉画像石、画像砖及墓门上,以达到驱避邪气、护佑墓主人的目的。汉代人受道家思想影响颇深,为祈求亡者能够“羽化成仙”,对铺首衔环的形制有所改动,即兽面铺首头顶多呈现出“山”字形结构,以此暗指神仙居住之所。

第五单元:发现靖王

满城汉墓的发现实属偶然。1968年,解放军工程兵某部在满城陵山进行战备施工时,意外发现了这座沉睡了2000多年的古墓。陵山古墓的发现正值特殊时期,当时地方机构已经瘫痪,在周恩来总理的安排下,原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先生亲自主持调查和发掘工作。考古工作者和部队官兵们在非常时期克服了重重困难,圆满地完成了中国考古史上最艰苦的一次重大发掘。

满城汉墓是20世纪中国重大考古发现之一,它的发掘,创造了数项考古学之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在中国考古史、中国学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墓中出土的数以万计的珍贵文物,反映了汉代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以及当时劳动人民的卓越智慧和非凡创造力。

50年来,关于满城汉墓的研究不断深入,硕果累累。有关满城汉墓的陈列展示也在推陈出新,获得国内外观众的广泛好评。满城汉墓不仅是一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也是世界文明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它是人类文明的缩影,将在历史长河中永远绽放光彩。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推荐内容
合作媒体 机构
关于我们 产品介绍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版权说明 免责声明 隐私权保护 友情链接 专家顾问 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