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艺术观点 >

富贵猪——南京博物院藏猪文物展

时间:2019-01-15 19:19来源:中国艺术新闻网——中国 作者:admin 点击:
鹅湖山下稻梁肥,豚栅鸡栖对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唐王驾《社日》 2019是中国农历己亥猪年。 猪古称豕,也作豚,为六畜之首,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典型代表。

鹅湖山下稻梁肥,豚栅鸡栖对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唐·王驾《社日》

2019是中国农历己亥猪年。

猪古称“豕”,也作“豚”,为六畜之首,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典型代表。农民们辛勤劳作,憧憬着猪肥年丰的美好生活。猪因体态浑圆、憨态可掬、性情温驯,长期深受人们喜爱,其文化意义代表着诚实质朴、富贵吉祥。

猪(豕)的形象很早就已出现。新石器时代,人类已把野猪驯养为家猪,其时间似乎略晚于农作物大规模种植的时期。考古发现有较大量的猪纹钵、猪形罐等器物。1993年,在江苏高邮龙虬庄遗址中出土了一组九件距今六千年的猪形陶罐,它们大小不一,造型各异,有的翘嘴睁眼、有的抿嘴拱鼻、有的眯眼憨笑,生动逼真。陶罐的口设在猪的背部,既实用,又美观。据考证,这些猪的形象为饲养的家猪,与渔猎经济和水稻栽培共生出现。

在原始蒙昧混沌的观念中,猪被奉为养育人的神圣之物加以崇拜。猪圆壮肥硕、繁殖力强、生长快、肉脂多,是农耕文明出现后,人们对繁衍、多产、丰收的渴望和物化体现。红山文化遗址中出土的“玉猪龙”,是早期猪与龙的合体,体现了人们尚猪崇猪习俗的延续。商周时期猪往往用于祭祀,并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和民族中使用,猪与牛羊“三牲”合祭,一说谓之“太牢”。汉代墓葬中握玉猪的习俗,是不希望死者空手而去,而是带着满满的“财富”。到六朝时期,墓葬中也往往有猪或猪圈陪葬。

猪为生肖并非偶然。从古代的“猪”崇拜,到祈获富足生活,猪在中国农耕文明的发展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生肖猪者生下来就是富贵命,一生白白胖胖,大福大贵。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南京博物院推出生肖系列展之“富贵猪——南京博物院藏猪文物展”,从诗词、典故、成语里,寻找生肖猪的影子;从陶塑、瓷器、玉器、砖雕、书画、皮影、年画、剪纸、玩具、饰品、标本中,发现生肖猪的艺术形象,并讲述其中的动人故事和美丽传说。

在辞旧岁、迎新年的时节,我们希望生肖猪的展览能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生肖文化的魅力,能带来“富贵丰年”的愿景,能为每位观众带来好运和欢乐。

东汉厕所猪圈

汉绿釉陶猪圈

清末皮影戏猪

民国墨晶小猪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推荐内容
合作媒体 机构
关于我们 产品介绍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版权说明 免责声明 隐私权保护 友情链接 专家顾问 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