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展览信息 >

切片——艺术观念表达的【新审美】叙事展即将开展,敬请光临

时间:2021-04-23 22:00来源:中国艺术新闻网——中国 作者:admin 点击:
展览时间 2021年04月26日2021年05月20日 主办单位 辽河美术馆 协办单位 ArtAlpha艺术阿尔法 北京红资空间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宝甄艺术 展览地点 辽河美术馆 学术主持 葛玉君 策展人 胡永


展览时间

2021年04月26日——2021年05月20日

主办单位

辽河美术馆

协办单位

ArtAlpha艺术阿尔法

北京红资空间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宝甄艺术

展览地点

辽河美术馆

学术主持

葛玉君

策展人

胡永桥

策展助理

霍新天

参展艺术家:(按年龄排序)

郭文宁 | 武 宏 | 高 翔 | 寇疆晖 | 杨 澄 | 陈晓峰 | 陈子君 | 邱 虹 | 范久鹏 | 唐箐檐

媒体支持:

ArtAlpha艺术阿尔法 | 中国艺术新闻网 | 雅昌艺术网 | 中国美术家网 | 中国书画网 | 中国网 |今日头条 | 搜狐网 | 凤凰网 | 东方艺术网 | 全球艺术新闻网 | 盘锦电视台 | 盘锦日报 | 辽河晚报 | 辽河石油报

切片——艺术观念表达的“新审美”叙事

艺术的发展与艺术史叙事相悖相生。一方面,它置身于艺术史叙事结构中,形成线性的脉络延伸,或继承、共构,抑或颠覆与反叛,这不仅表现在艺术观念的思考维度,更体现于艺术语言的视觉张力之中;另一方面,它势必与所处时代,形成同频共振的关联,聚焦当下的现实命题。当然,这一命题不仅涵括题材内容、历史事件,更蕴含着心理感知、视觉经验与审美关怀。

2000年后的中国当代艺术,犹如曾行驶在河流中的一艘巨轮突然进入无边大海之中,在全球化的整体视野里,置身于更为“多元化”与“复杂化”的历史境遇。那些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对于文革美术的批评,对于新潮美术的激情澎湃,乃至90年代对于身份认同的诉求等所构筑的新的绘画观念的叙事线索似乎逐步消解,而对资本的诉求与市场的企盼一度成为新世纪以来左右艺术家创作的重要因素而昙花闪现。但无论如何,新的历史语境使得我们再也无法套用过去的历史知识与经验标准获得当下的阐述空间。“历时性”的线性逻辑不断的受到多重线索并行交织的“共时性”思维的冲击。“历史总体性”与“内在多样性”的共构关联似乎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现实情境。

本次展览原本是一个偶然巧合,但有意思的是,无论来自何种“学缘”关系(水墨、油画、丙烯、版画等),置于同一展呈空间却毫无违和感,相反则形成了某种程度上的“契合”。我相信,这些创作并非是艺术家的全部呈现,甚至并非是他们所谓的“业务”强项,但却是其最为鲜活的情感表达、审美诉求与关注重心。而在形式语言上,则不期而同的形成了对“三维空间”的修正、抵触或排斥,进而尝试二维、平面,甚至具有不断叠加性的设计感与复数性,在我个人看来,其恰恰是一种经过过滤与挤压之后的浓缩化处理,在观念上则彰显了个体经验与当下生存空间的亲密关系。

就本次展览而言,在我个人看来,更像是一场来自艺术家自我的提问与解答,或者可以说,正是在艺术家“自我言说”中,流露出对当代艺术的敏感问题意识,同时给予这一问题个体化的解答,当然尽管这一解答过程可能是在焦虑、纠缠、欣慰甚至痛苦迷茫中生成的……当代中青年艺术家似乎比过去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关注“个人经验”、“个性表达”与“时代变迁”之间的张力关系。而多元化、个性化、多价值取向的不同角色,在某种意义上正是构筑“内在多样性”的元素,当我们将这些不同角色进行抽离,置于所谓的“历史总体性”时,发现其可能恰恰暗含了中青年艺术家由艺术观念与创作语言所构建起来的“时代切片”。这一“切片”,无疑潜在蕴含或传达着一个契合当下时空的“新审美”叙事结构。

因而,我将“切片——艺术观念表达的‘新审美’叙事”,作为本次展览的主题。从展出作品来看,至少有以下特征。其一,“个人化”与“当下性”。注重个人经验与当代语境的“点·面”关联,他们的作品更具“个人的温情”与“历史的温度”。这不仅表现为对远古的召唤,对异域的迷恋,对传统的激活、对时空的重置,同时也表现为对形式语言的强烈诉求。其二,“透明化”与“直接性”。艺术家尝试去除现实关注与情感表达之间所谓的既定“中介”,而尽可能以一种“透明的”或更为“直接的”方式展开叙事,无论是蕴含精神动能的笔触,还是那些充满设计感,甚至印刷感的看似“冷静”实则充满“动能”的语言系统,无疑都是艺术家运用最为熟悉的工具,最具感受力的行动方式进而注入思考着的“裸露”的情绪。其三,偶然性与不确定性。艺术家创作所勾连起来的并不是作品的本身呈现,而是创作过程的时间性记录,在这一过程中,那些偶然出现的意想不到的元素往往会引导你在不确定性中逐步明朗、清晰且充满期待……

基于此,回到展览主题——“切片”。其一方面所反映的是一个所谓时代感知的历史截面,同时也是艺术家强烈的表达欲望的浓缩性呈现。而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传统水墨,还是油画材质,抑或丙烯乃至版画诸种媒介的运用,恰恰同步展开了一个扁平化的“切片”处理的过程。这一“切片”在表现出简约化、二维化、平面性趋势的同时,且在其中注入了异常饱和甚至复杂化的思想火花、历史信息,进而形成视觉与心理上的巨大张力。更为重要的是这一以“切片”为主要形式语言的主导方式本身,也是将自我的现实感知进行“再度挤压”之后的重新释放。对于此次展览而言,这一经过“再度挤压”之后的“浓缩性”切片所释放出的个性表达、历史动能与时代张力,则潜在召示或召唤着一种“‘新审美’叙事”的生成……

让我们拭目以待!

葛玉君

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21年3月28日晨起

部 分 作 品 欣 赏

(排名不分先后)

郭文宁

《轻骑兵之四》

50x60cm

油画2020

寇疆晖

《逐渐逝去的风景》

92x65cm

2018年

高翔

《The Dreams——The Tiger · 梦—虎》

65 x122 cm

宣纸, 墨,丙稀

2020

杨澄

《灰蓝 · 构 No.5》

50x65cm

布面丙烯

2018

陈子君

《呼吸NO.9 》

纸上综合材料

80X80cm

2013

陈晓峰

《鹿王本生——雪国1701》

50cmx50cm

纸本重彩

2017

武宏

《壁间吟游》

300X300cm

版画 · 装置

2020

邱虹

《荷塘》

134X67cm

范久鹏

《Dubble》

80x105cm

布面油画

唐箐檐

《逸》

综合材料

2018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推荐内容
合作媒体 机构
关于我们 产品介绍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版权说明 免责声明 隐私权保护 友情链接 专家顾问 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