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画派 >

考古名家蒋赞初回忆南京大报恩寺重修始末

时间:2016-07-23 12:30来源: 作者: 点击:
考古名家蒋赞初回忆南京大报恩寺重修始末

  中新社南京5月7日电(记者 申冉)两米见方的大殿柱基、琉璃塔上142盏夜明灯……7日,南京大学名誉教授、中国考古界名家蒋赞初老人,在其九十大寿的当天,来到与他结缘半生的金陵大报恩寺遗址公园。老人一边走、一边历数几十年前他调研考古时日夜工作过的地方,“能够让这座明代第一大寺重现人间,真是一段传奇”。

  大报恩寺是南京历史最为悠久的佛教寺庙,也是目前所知的明代最大寺庙。该寺后毁于太平天国年间。经挖掘,该寺以遗址公园的形式向公众开放。

  作为十多年前大报恩寺重修项目的发起人之一,蒋赞初回忆了自己与这座古寺的半生渊源:“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就来过这里,当时这里全是贫民区,挤满了狭小的房子,当地的居民把这里叫做‘宝塔根’,地面上还洒落了很多古塔上破碎的琉璃瓦,不少居民用这些砖瓦来造房子。当时调研的结果,面临两个问题:一个是居民的拆迁比较庞大;一个是考古发掘从何开始,真正的塔基到底在哪里。”

  1993年,蒋赞初退休。他和东南大学教授潘谷西、南京博物院原院长梁白泉组织了“三人文保小组”。“2000年左右,修复大报恩寺的想法再次被提出来,潘谷西更希望能够重建。”蒋赞初回忆,三人就同时向省市提议,并陆续开了一些专题论证会,“潘谷西花了很多时间,试验重造琉璃瓦”。

  2007年,考古工作正式开始,持续了5年左右。蒋赞初没有想到的是,这里不仅重光了佛门圣物“佛顶骨舍利”,还发现了大量的建筑遗址。“包括大殿、天王殿、伽蓝殿、观音殿和油库等遗址,都可以和《金陵梵刹志》史料上的记载相吻合。”

  最令其惊喜的是,这些考古发现证实了大报恩寺曾经的宏大规模。“两米见方的大殿柱基,这个恐怕是明朝时期最大的。按照当时的规矩,大殿柱的尺寸是不能超过三大殿的,在明故宫我们看到的都是一米四到一米六之间。可以想象,当时这个寺庙有多大。显然永乐皇帝有意把这个规模造得特别大;其次是油库的发现,证明了大报恩寺塔晚上确实有142盏夜明灯同时点亮,光灿夜空,这是真实的,不是后人的杜撰。”蒋赞初说。

  “这是明代的第一大寺,就算在北京也找不出第二个。”蒋赞初说,能让现代人依稀想象到它曾经的恢宏壮观和声名远扬,已是一大奇迹。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推荐内容
合作媒体 机构
关于我们 产品介绍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版权说明 免责声明 隐私权保护 友情链接 专家顾问 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